与泥土为伴 美术教师在磨滩河畔建起乡村“文化宫”

华龙网6月14日11时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 记者 王春光 通讯员 杨宇婷 张漪)晏阳初中学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大磨滩,学校的教职工大多是土生土长的乡村教师,45岁的邓达友就是其中一位。他是重庆涪陵人,1995年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后,来到晏阳初中学当了一名乡村美术教师,从那时起就再也没离开过。

扎根乡村,“因地制宜”开展美术教学

晏阳初中学地处乡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美术教育的发展更是受到限制。彼时,刚毕业的邓达友看到了乡村教育的短板,也看到了乡村地区特有的长处,“既然我们在乡村,为什么不能利用乡村的教育资源优势开展教学?”不同于其他老师,邓老师把他的课堂搬到了室外,大磨滩河畔、柑桔研究所……都是他美术教学的实践基地。

学生在室外通过欣赏、就地取材进行美术创作,可以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在邓达友看来,美术创作最重要的就是思维不受限,个性得到张扬,他主张让学生在畅想的氛围中进行体验学习,通过观察生活的瞬间进行创作,以此培养学生的敏锐洞察力。

“哪怕是一抔泥土拿起来之后,用手随便地捏捏,或者用钢丝、竹刀子一切,同时在里面进行材料添加、刻画情态,都是表现生活的一种方式。”

虽然课堂走进了乡野,但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学习材料的准备要比课堂教学重要得多。

令邓达友印象深刻的是对于皂雕的探索与改革。由于先前在校内纸质雕塑和废旧物品利用都因种种原因失败后,他把目光投向了村中家家户户常用的肥皂、香皂、蜡烛和南瓜、马铃薯等原材料。还没等皂雕课程小有起色,家长纷纷找上门来大吐苦水。“家里的旧肥皂根本不够孩子们上美术课,还得专门跑出门去买,一块又一块地用,家里付不起这个钱。”

美术创作中材料的浪费不可避免,但肥皂成本高,乡村孩子经济条件差,无法长时间购买使用。加之重庆气候潮湿燥热,皂雕易潮解龟裂等因素,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无奈之下,邓达友最终放弃了对皂雕课程的研究。

“如果你的教学不适合当地学生的经济状况,这是不利于长远发展的。原本皂雕是很不错的创作形式,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经济负担太大了,所以最后只能淘汰。”提及此,邓达友摇了摇头,遗憾地说。

学生泥塑作品。杨宇婷 摄

以生为本,磨滩河畔建起“乡村文化宫”

谈到邓达友,总是离不开泥塑。1995年时,晏阳初中学便设有雕塑课程,但制作材料并不是泥土。以邓达友为首的教学团队充分考虑当地气候、乡村资源等条件,先后尝试了纸雕、皂雕、蜡雕,以及瓜果雕塑等,最终确定以粘土(富含高岭土的黄沙泥土)为主要材料,开展泥塑校本课程教学。

泥塑课程由于学习成本费用低、材料易找、工具简单,贴近乡村学生实际情况,一实行便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孩子们与泥为伴,既走进了自然,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又感受到了泥土朴实可贵的精神,还让学生回归童趣生活。学生对于泥塑艺术愈发高涨的学习热情,更加坚定了邓达友推广泥塑课程的决心。

“文化宫是城市特有的,但是如果能让乡村的孩子感受到文化宫的艺术氛围,能让他们和城市的孩子一样享受美、感知美、评判美、创造美,对乡村孩子的审美力、创造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如果说,泥塑课程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艺术作品的熏陶,那么泥塑工作室的成立,则真正实现了邓达友心中“打造乡村文化宫”的愿望。

2010年8月,在政府、相关部门、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下,“邓达友泥塑工作室”正式成立,在邓达友的带领下,工作室秉承“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乡土化、乡土课程特色化”的宗旨,努力开发泥塑精品课程,并辐射带动其他“晏阳初后平民课程”的开发,逐渐形成“艺以载道,以泥塑人”的特色教育理念。

为了与天津的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等写实性、彩绘性的泥塑派别区分开,邓达友还查阅了诸多历史文献资料,最终确定将“歇马泥塑”——以几何化为主要造型手段的泥塑派别,作为其泥塑课堂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向。

邓达友还告诉记者,目前工作室正在和西南大学胡泊教授一同合作研发以《晏阳初文化泥塑教程》为题的乡土教材,教材大致以“从泥土文化到泥塑文化、泥塑的艺术文化、歇马泥塑的技法表现、学生泥塑作品赏析”为主要板块,内容题材丰富,案例均来自于工作室的日常教学,计划明年面向全国乡村试验推广。

工作室一角。 缪苇怡 摄

师者仁心,以美育传承万千学子

因为学习泥塑而爱上美术,最终把美术作为终生的职业追求,在邓达友的泥塑工作室中,这样的学生数不胜数。

“有些孩子通过学习美术考上了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这些学生有已经在国外读研究生的,有在公司做设计的,有自己创业的,也有在高校内任教的。”

以美育教化学子,邓达友所教授的,不仅仅是如何制作泥塑,更多的是让这些孩子通过学习美术,改变人生轨迹,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可造之材。

“早些年有位学生因为上网成瘾,学校想开除她,父母找学校求情没用,我去找班主任把这个学生担保下来,教她美术,让她参加艺考,最后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提及这些优秀的学生,这位穿着朴素的乡村教师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邓达友的女儿邓钦水现在是一名西南大学美术(师范)专业的大二学生。由于从小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她选择在大学继续美术专业的学习,“我们常说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就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我觉得美术教育就是要培养每个人发现美的那双眼睛。”在她看来,美术教育是每个人都应该平等享有的。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美术创作是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媒介,也是情感的依托,他们同样需要美术的熏陶。

看父亲一路走来,邓钦水深知从事乡村教育的艰辛,但也正因为看到了父亲对乡村美术教育的执着,邓钦水决定传承父亲的衣钵,毕业后做一名乡村美术教师,反哺家乡。

“我还是会回到乡村进行美术教育,那里有更多需要我们去帮助的孩子。”

“回到乡村”,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是师传生、父传子,是教育者代代相传的师者仁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本文作者2018-6-17 13:31
中国儿童美术
粉丝1 阅读1263 回复0

精彩阅读

排行榜

儿童美术网公众号

扫码微信公众号
给你想要与成长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豫ICP备11013491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