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艺术看生活的“改变” “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双年展开幕 ...

新快报讯 7月20日上午,由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广东省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主办的“改变——第六届‘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双年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拉开帷幕。


开幕现场

当日,杨之光教授的夫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鸥洋女士,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原副主任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资深少儿美育专家侯令,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院长吴慧平,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何周宇,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彦,广州市番禺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黎雪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洪荣满,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路海燕,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宫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左志丹,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关小蕾,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会长、广东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杨红,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东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陈卫和,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东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张弘,广州市艺术品行业商会会长、广东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向仕杰,众多获奖少年、儿童,家长们、辅导老师们和关注此次活动的媒体们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出席了此次活动。

开幕式上,侯令表示,当下正迎来美术改革的新阶段,学生对美术的学习不再停留在技能的层面,而是重视综合素养的提高。“通过艺术让孩子们成为健全的人,学会表现,学会创造,让中国创造的内涵更加深厚。”

杨红谈到,自2012年创办以来,“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活动都承载着杨之光教授的艺术精神、创新理念以及公益的情怀,倡导“创意教育从孩子抓起,中国创造从这里点燃”。双年展是一个以创意为定位,以教研为主导的纯公益性的公共教育的活动。通过每一次命题的主题概念的导向,激发参与者的创意,并以艺术的形式表达思维的结果。

本届双年展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何建成表示,“之所以选择‘改变’作为展览命题,其本身设计了一个似非而是的向导,让作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思考,使‘改变’这个命题喷发出巨大的能量。”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何周宇先生为获得最佳主题奖和最佳勇气奖的学生代表颁奖。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院长吴慧平(右三)和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路海燕(左五)为获得最佳创意奖、最佳视觉奖、网络人气奖的学生代表颁奖。



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宫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左志丹(右一)和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关小蕾(左一)为获得优秀奖的学生代表颁奖。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陈卫和(左五)为获得优秀奖的学生代表颁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原副主任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资深少儿美育专家侯令和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广东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红为获得最佳园丁奖的老师代表颁奖。



本届双年展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广东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当代艺术家、独立策展人何建成为获得最佳组织单位奖的获奖代表颁奖。

本届双年展作者的年龄跨度依然是从幼儿园到中学,围绕着“改变”这个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件优秀作品与组委会特邀的各组装置展品,分别在历史进程、生态自然、人类生活和科技未来这四个主题展区展出。“在历史进程部分我们可以领略到青少年儿童在咫尺方寸的地方所呈现历史长河的鲜活场面,满满地体现了人类从洪荒走向文明的璨灿历程;在生态自然的展区,展示仿佛是这个星球上最后一块挤满企鹅的冰川在瞬速融化的大型装置,警示在文明发展的同时致使人类的栖息地命途多舛,令人堪忧;日常生活展区充分展示了玩具、服装、家具和出行时过境迁的蜕变;还有科学未来的空间给人神秘穿越的遐想,无论是太空奇异的植物百态还是未来世界的建构方案,无不围绕在‘改变’这个主题上孩子们的作品华丽绽放。”何建成介绍。


展览现场。 梁志钦/摄


展览现场。梁志钦/摄

新快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获奖作品的展示根据不同的奖项名称划分出了不同区域,如“最佳人气奖”“最佳创意奖”等。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双年展设置了特邀作品的部分,将数十名来自特殊青少年儿童学校与机构的孩子的作品向大众展示,特邀作品主要有《请以艺术的名义靠近我》和《我的世界:我眼中的自己·让时间陪我散步·向阳而生》系列作品。“不一样”的他们,有着属于他们独特的作品,反映出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我的世界》系列作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黏土人像》《黏土时钟》《黏土火烈鸟》。在特殊儿童眼中,探索自己本身是具有艺术趣味的;尽管在他们的世界里,时间的长度和一般人不太一样,但他们同样能感知到时间;火烈鸟以其独特的身姿和鲜艳的羽毛在自然界中独树一帜,特殊儿童也同样可爱闪耀,唯有艺术是不需要翻译的语言。


展览现场。梁志钦/摄


展览现场。梁志钦/摄

据了解,前五届“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双年展的主题分别有:“低碳环保生活”“时间”“温度”“非遗所思”“声音”。

杨红介绍,大赛的主题必须是青少年能够理解的,而且便于他们通过不同角度表现内容。同时,机构或学校老师也可以根据这个主题来设定课程。谈及艺术创作对青少年的人生以及身心发展的作用时,杨红认为,艺术创作具有疗愈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特殊儿童群体;其次,艺术创作能够锻炼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谈及美育未来发展的着重点时,在杨红看来,美育在美术中有很大的运用空间,包括对青少年创造力和思维的开发,未来美育的发展将更强调创意。

开幕式暨颁奖典礼结束之后,一场学术研讨会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多功能厅开展。本次会议专家观点几乎围绕两个焦点展开讨论,一是少儿美术评价标准。吴慧平提出评价美术作品有几个要点,分别是非功利性、适龄性、情感性、愉悦性、创造性。其中愉悦性指的是在评判过程中要尽量保有青少年的童真;而创造性强调人的自身独特性。评价作品的出发点首先要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然后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少儿美术评判标准离不开的是对青少年作品中呈现的自我表达以及纯粹的情感流露的、从美的高度层面作出的评价。会议的第二个焦点是评审专家的组成问题。美术领域的专家教师评判时强调关注作品的艺术性,多做探索和研究,并在特定的主题中寻求突破。

据介绍,活动自征稿以来收到全国一万五千余件投稿,经组委会专家评委们进行初评、复评及终评,选出入选本届双年展的300件作品,其中最佳作品40件、优秀作品260件(包含10件网络人气作品),此外还有1200余件作品获入围奖荣誉。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蔡芷然

受访者供图(署名除外)

来源: 新快报新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本文作者2024-7-24 11:00
中国儿童美术
粉丝1 阅读65 回复0

精彩阅读

排行榜

儿童美术网公众号

扫码微信公众号
给你想要与成长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豫ICP备11013491号-4 )